企业智库建设如何修炼内功

企业智库建设如何修炼内功

hyde012 2025-04-16 装修装饰 3 次浏览 0个评论

4月14日下午,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瞭望智库联合发布了《中国智库报告(2024)——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新型企业智库建设》(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智库主要聚焦事关全局和长远的七大重大战略问题,具体包括: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转型、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全球治理与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区域协调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合作。

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瞭望周刊社共同主办。

2025年4月14日下午,“《中国智库报告(2024)》发布会暨企业智库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 查建国 摄影

不断提升智库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权衡在致辞中指出,当前科技革命浪潮汹涌,经济格局加速重塑,社会变革深刻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科学决策,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推进政策、机制、人才等改革和创新,加大实施有组织的科研,有组织的选题,不断提升智库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也要加大对智库本身的研究,遵循智库的成长与运行规律,因库制宜、聚焦重点、突出特色、做优品牌,在重点领域和重要议题上,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提供更有深度、更有影响力的思想产品。

瞭望周刊社党委书记、总编辑郭奔胜在致辞中表示,上海社科院连续多年发布《中国智库报告》,对智库评价与研究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他强调,企业智库作为连接政策与实践的桥梁,需进一步校准方位,有效推动政策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形成更多高质量的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智库研究成果。

中国企业智库建设存在哪些问题

会上,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陶希东发布“报告”,重点就国内企业智库发展的现状特征、发展经验、存在问题、思路建议等进行了阐释分析。

报告指出,当前不同企业智库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尽相同,比如国资企业智库建设存在诸如自身业务范围界定不够清晰、治理机制有待健全、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开放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面对的是传统体制机制及内部管理不够灵活等困扰;民企智库则更多面临外部发展环境影响困扰,存在资金、人才、信息数据等资源短板;还有大量科技数据公司、平台公司与传媒公司转型发展起来的新型企业智库,面临高能级智库专家短缺以及业务市场拓展等方面困难,对专业性数据管理、挖掘和转化利用还不够,数据采集、存储、应用、共享等全链条建设有待加强。

针对当前企业智库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与困难,报告建议,关键要从内外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政府要重视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企业兴办智库、推动一些企业研究部门或具有智库功能的机构向智库转型,建立健全我国咨询服务市场,为新型企业智库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提高企业智库核心竞争力,加强资源整合利用、形成智库集群化作战能力,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提高智库成果质量水平、加强智库影响力的传播等。

九位智库负责人共议如何建好企业智库

报告发布之后,专家学者和企业智库代表围绕企业智库发展、智库研究方法、智库高质量发展、新技术赋能智库建设等议题开展了深入的交流研讨。并在讨论中形成了一些企业智库建设如何修炼好内功的建议。

建议一:企业智库要超越企业自身,服务好国家战略,为科学决策提供务实方案。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提出,企业智库应超越企业自身,聚焦公共政策和产业政策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高质量咨询,通过提升研究质量和协同能力推动智库转型升级。推动新型企业智库发展的创新路径包括加强自身治理、提升政治站位、加强联合协作、拉长咨询链条及推动多元互动,旨在构建中国自主可控的咨询体系,增强国家战略咨询力量。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严宁分享了中信基金会作为新型企业智库的实践探索,该基金会重点关注国家发展战略、高水平扩大制度型开放、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环境治理等重大议题研究,秉承“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真解决问题”的三真学风,注重研以致用。

中咨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赵旭峰表示,中咨公司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立足咨询评估实践,构建“宏观战略、中观产业、微观项目”三位一体智库研究体系,通过跨学科融合、深度调研和精准对接决策需求,为科学决策提供务实解决方案。

建议二:企业智库要注重应用新技术,通过学科融合寻求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务委员、研究员李颖明认为,智库研究的对象逐渐成为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共生的复杂系统,并不是单一学科的研究能解决,需要将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汇聚在一起,通过学科融合寻求解决方案。智库科学与工程为复杂智库研究提供了一般化的范式,符合学科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推动智库人才的成长,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和综合集成能力的智库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吴谋远也通过实践经验指出AI技术和大数据对企业智库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工智能正引发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系统性变革,AI技术通过数据驱动、算法赋能和人机协同,推动智库研究从经验主导向精准推演跃迁,在政策仿真、跨学科协同等领域实现效率革命。同时,需警惕数据安全、算法偏见等风险。

前瞻产业研究院联合创始人刘珊源则从产业研究角度指出大数据的重要性。前瞻产业研究院持续在细分产业领域进行研究,通过自建大数据平台,定位聚焦更懂中国产业的科技型智库,在产业、政策、金融等产业细分领域进行持续跟踪,并在国家重要产业监测领域持续做出贡献。她强调采用小模型和大模型协同,智库的价值不仅在建言献策,更在于能不能落地,智库与数字化驱动的研究范式变革势在必行。

建议三:进行有组织科研,强化引才政策创新。

在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方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与智库建设部部长周湘智强调了有组织科研对智库发展的重要性,他建议通过需求驱动、严密组织、紧凑行动、迅速反应、质量为王等策略来开展有组织科研。要注重做好选题策划、混编团队、数智转型和过程管理。平衡好集体研究与个人探索、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行政文化与科研文化这三大关系有利于推动智库有组织科研的健康发展。

此外,对很多企业智库来讲,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上海投资咨询集团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骅建议强化引才政策创新、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未来进一步聚焦核心领域研究、深化开放协作、优化人才机制,推动企业智库可持续发展。

第一财经研究院执行院长于舰则认为,智库建设最大的机遇是被社会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才队伍建设。人才的智慧和思想是智库最强的竞争力产品。智库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理论联系调研实际,及时发出中国智库声音。

本次会议由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干春晖、瞭望周刊社副总编辑刘旸辉、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研究员杨亚琴分别主持。相关智库机构负责人、企业智库代表和专家学者共80余人参加会议。

据悉,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作为“国内最早设立的智库研究平台”,自2014年以来,连续研究并发布年度《中国智库报告》,对中国智库发展进行持续跟踪观察。《报告》收集了大量智库案例,每年聚焦一个主题,提炼出有助于智库发展的观点与建议,已成为智库研究领域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报告之一。本次发布的《报告》是该系列的第十本。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企业智库建设如何修炼内功》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