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看看世界”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夜读丨“看看世界”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hyde012 2025-04-18 装修常识 3 次浏览 0个评论

十年前,女教师顾少强写下了十个字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十个字就像戳中时代情绪一般,直到今天依然令人回味。

最近这位女教师又被“找到”了。兜兜转转十年,她旅居了很多地方,也开过客栈,现在似乎又回到了原点——重新做回了老师,辛辛苦苦上班,每天还要复盘。于是有人说她是被“打回了原型”。

我很能理解她。作为同样经历过剧烈职业变动的人,很多时候都要面临这样的审视——既然选择了冒险,不得证明你混出了名堂?

其实我也和顾少强差不多,似乎也是回到原点:依然是朝九晚五的上班,处理事务性的工作,忙不过来就在便利店随便买些面包对付一下。没有那么多的刺激,也没有想象中的成功,完全无法证明“看看世界”带来了什么脱胎换骨。

不过要说回到原点,我想也不是。就像“人不能两次踏入同样的河流”,也不存在相同的原点。

很多经历确实无法言说,人生的变化,有时就是宇宙之间的穿越。明明看到了万千星海,但也无法和外人说,景色无法描述,它只能留在你的主观世界。

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随着年纪的增长,都是一个走向内向的过程。我们都是普通人,都没法那么成功,没法轻易从外在证明一种价值观的胜利。

一位“看世界”的老师,可能归来后还是老师;一位信奉“深耕”的人,可能也一直在重复相同的工作。普通人大概朝哪个方向走,都免不了成为普通人的宿命。

唯一不同的就是内心了。躁动的心灵求得了满足,求稳的心灵则找到了平静。看到了世界多态的人,和享受原地安稳的人,终究只是精神世界的区别罢了,外面看起来,到头来或许是差不多的。

而人的追求,或许也会转向内在。我最近认识一个朋友X,他留过学,会英德两门外语,专业能力也很强。但他现在的人生目标,就是要回到二线城市的家乡,因为“海鲜太好吃了啊”。

以前我会觉得他有点“可惜”,现在倒也能想明白了。这并不是有没有志向的问题,人的外在其实没那么重要,求得自洽的心灵就行。就像西晋的张翰,为了家乡的鲈鱼美,就辞官还乡了。我们多数人,都免不了经历这么一番人生哲学的嬗变,也真是无法为外人道。

仔细想想,这或许也是被时代雕塑的一种认知吧。以前“看看世界”、出门闯荡,会有一种很瑰丽的想象,也确实会带来可观的物质回报。但现在,随着信息差乃至收入差被逐渐填平,出去看一下也未见得会带来什么,甚至各地的土特产都开始变得类似。

人们越来越没法在“收获”中期待更多,那么转向自我的精神满足,也就是最后剩下的路径了。

我想这位顾少强,以及很多曾经鼓起勇气、折腾一下的人,都有过这样的时刻——幻想如果当时没有迈出这一步,现在会是什么样?

每个人的心境肯定不一样,欣喜、庆幸、无感、后悔,我也都听到过。但恐怕所有人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什么相同的原点,也没有白走的路。哪怕两个山头一样高,这个翻山越岭的路,也终究是走过来了,即便痕迹没有留在地面上,也留在了心态上。

人生说来复杂,但也简单,按你偏好的逻辑过,就可以了。世界这么大,人生其实更大,更有探索不尽的可能。这里没有一种“更好”的活法,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就是最好的活法。

夜读丨“看看世界”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夜读丨“看看世界”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