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人生|吃得越少越好?比体重秤上的数字,更有意义的是什么?

减重人生|吃得越少越好?比体重秤上的数字,更有意义的是什么?

hyde012 2025-05-20 装修装饰 4 次浏览 0个评论

【编者按】

“管”好体重,一起行动。

以体重管理“小切口”,推动应对慢性病防控的“大工程”。2025年,“体重管理年”行动持续推进。

当减重成为“国家的事”,背后藏着怎样的健康密码?体重变化,又会给人生带来哪些改变?澎湃新闻推出“减重人生”系列报道。本篇关注职场白领快快的减重故事。

32岁的快快体重最高时,一度超过160斤,体脂率(备注: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占体重的比例,健康体脂率范围成年男性在10%-20%,成年女性在20%-30%)超过40%。“那时候,肉松松垮垮的,看着自己的肚子多了一圈‘游泳圈’,整个人看起来很臃肿。”

快快回忆,在整个大学期间,她的体重一直维持在130斤左右,而在工作后,长期高压工作和频繁熬夜加班,让她的体重逐渐增加。她在工作后尝试过各种节食法和网红减肥方法,但也陷入“反复减肥、反复反弹”的循环。

直到2023年2月,为了迎接自己的婚礼,快快开始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系统性减重之旅。通过科学训练与营养调整,她的体重在一年里成功减至110斤,体脂率也控制在21%左右。这次的成功减重,让她不仅重塑了身体,更重新建立了自己对健康和生活的认知。过去,一度认为“吃得越少越好”的快快,对健康减重也有了新的一番认识。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以下为她的自述:

工作后一年胖了20斤

“反复减肥、反复反弹”——我想很多减肥的人跟我一样,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曾经在大学期间,我的体重一直维持在130斤,工作之后,一年就胖了20斤,之后我尝试各种节食法和网红减肥方法,步入了反反复复的减肥循环,复胖至少四五次,一度认为自己就要这样胖下去了。

直到2022年底,我的体检报告开始全面亮红灯。那时候,我的体重已经涨到163斤,体脂率超过40%。体检报告里还出现了“脂肪肝”三个字,那一刻我意识到,“体重”不只是外形的问题,已经真正影响健康了。

2023年2月,我决定来一次认认真真地减肥。那时候距离我的婚礼还有两个多月,我对自己说,如果这次再失败,就不勉强自己了。

决定很容易,但实施起来异常艰难。刚开始锻炼那几天特别难熬,我的身体很笨重、柔韧性差,稍做一点运动心率就飙到180次/分。锻炼初期,我几乎每天都上秤称好几遍体重,只想看看身体有没有发生变化,但现实总是令人失望:体脂率仍是40%。

那一刻,我对自己说,既然开局就已经是“地狱模式”,那就干脆硬着头皮往下走。我一边咬牙坚持有氧运动,一边严格控制饮食。

在运动方面,我从最基础的力量训练开始做起。起初深蹲都做不下来,但我每天都坚持在苹果手表上打卡,每次戴上手表,我就像被拴上磨的驴,一刻也不敢松懈;饮食上,我尽量少油少盐,控制碳水比例,同时保证蛋白质摄入。那段时间,我吃得很不开心,心情也一度很低落,但我始终相信,只要目标坚定,咬牙坚持下来,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两个多月后,我成功瘦了35斤,顺利完成了期待已久的婚礼。

现在的饮食方式属于“高碳结构”

由于严格的饮食控制和之前的反复减肥,婚礼后一周,我又反弹了10斤,身边的朋友都说:“你这次估计还是会反弹回去。”但我告诉自己,这一次不一样,我要相信自己。

不过,这次更棘手的是,反弹之后我迎来了长达半年的平台期。无论怎么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体重都像卡住了一样,完全不动。我一度感到非常焦虑,食欲也很不稳定,情绪起伏很大。

但慢慢地,我开始意识到,这种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破罐子破摔”。于是我开始系统学习营养学的相关知识,开始尝试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找到适合自己的饮食节奏。

以前我总以为,减肥就是“吃得越少越好”,但现在我知道了:真正有效的方式,是吃得科学。节食只是暂时的,而好的饮食习惯才能长久。

现在,我的饮食方式属于“高碳结构”。早餐我会吃粗纤维碳水,比如地瓜、全麦麦片,搭配鸡蛋、豆浆或水果;午餐是主食加蔬菜和蛋白,比如米饭配鸡胸肉或虾,蔬菜以清炒为主;晚餐则以蔬菜为主,适量摄入蛋白和一点点碳水。整体饮食结构大致是:50%碳水、30%蛋白质、20%脂肪。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再加上持续的健身锻炼,我的体重终于突破了平台期,减到了110斤,这期间大概经历了一年的时间。

快快记录了自己在一年内减重50斤的改变。(受访者 供图)

良好的精力和稳定的状态更有意义

减到110斤后,我明显发现脸部有了变化,曾经的双下巴不见了,下颌线更清晰了,五官变得更加立体了。这一次的减肥成功之后,我的心态也发生了改变,运动让我重新找回了对身体的掌控感,不再像以前那样爬几步楼梯就喘,而是越来越自信,我开始真正相信“我可以做到”。

我也曾对自己很苛刻,觉得控制不了体重,就像连最基础的事情都做不好。哪怕工作顺利、生活看起来一切都在正轨,我也无法真正感到开心。所以我告诉自己,如果这次真的减不下来,那就不再强求了,不能因为一组数字,反复否定自己的价值。

现在的我,看待身材的角度已经完全不同,我更在意的是身体是否“好用”——有没有力量、能不能轻松走路、能不能精神饱满地迎接每一天。比起体重秤上的数字,良好的精力和稳定的状态才更有意义。

我也想对正在努力的女生说,如果你的体脂率本就不高,可以尝试力量训练,不要盲目追求极低体重。对女性来说,那种体重可能意味着月经失调、闭经,甚至影响卵巢功能,这些都是需要付出长期代价的事情。

在我看来,最健康、最合理的减肥方式就是吃进去的食物可以满足基础代谢,再加上适当的运动,虽然过程不会很快,但它可以帮你稳稳地控制体重,不反弹,不焦虑。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快快为化名)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减重人生|吃得越少越好?比体重秤上的数字,更有意义的是什么?》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